搜索
>
>
>
貴州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

新聞中心

資訊詳情

貴州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

分類:
政策匯編
作者:
來源:
發布時間:
2017/08/14 20:06
瀏覽量
評論:

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3〕1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主要目標
  (一)提高新建建筑綠色建筑標準執行率。城鎮新建建筑嚴格落實強制性節能標準,設計階段100%達到節能標準,工程竣工驗收階段標準執行率達到100%?!笆濉逼陂g,全省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00萬平方米,2015年20%的城鎮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2020年力爭實現60%的城鎮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
  (二)加大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力度?!笆濉逼陂g,以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和運行管理為重點,結合國家夏熱冬冷地區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政策,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200萬平方米,實施農村危房改造節能示范5萬套。2013年底前,完成遵義市、銅仁市、黔東南州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70萬平方米以上。
  (三)高標準建設示范小城鎮和城市綜合體。2015年全省100個示范小城鎮全部達到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標準,其中30個省級示范小城鎮達到國家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標準,2個以上示范小城鎮列入國家級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名錄,70個市(州)級示范小城鎮達到省綠色小城鎮標準。到2017年,建成100個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的城市綜合體,其中10個以上城市綜合體達到國家二星級綠色建筑標準,1個以上城市綜合體達到國家綠色生態示范城區標準。
  二、基本原則和重點任務
  按照全面推進、突出重點,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政府引導、市場推動,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原則,注重源頭控制、存量優化。嚴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加大新建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力度,從源頭控制能源、資源消耗增長速度。推動政府綠色采購,提高節能環保產品使用比例。推廣成熟先進的節能技術和產品,穩步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
  (一)切實抓好新建建筑節能。
  1.科學做好城鄉建設規劃。在城鎮新區建設、舊城更新和棚戶區改造中,特別是在貴安新區和100個城市綜合體、100個示范小城鎮建設中,以綠色、節能、環保為指導思想,建立包括綠色建筑比例、生態環保、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約利用、再生水(中水)利用、廢棄物回收利用等內容的指標體系,并納入城鄉建設規劃,落實到具體項目。做好城鄉建設規劃與能源規劃、節能減排相關規劃的銜接,優化能源的系統集成利用。建設用地要優先利用城鄉廢棄地,積極開發利用地下空間。積極引導建設綠色生態城區,推進綠色建筑規?;l展。
  2.強化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管理。從2014年起,全省由政府投資的國家機關、學校、醫院、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等建筑,貴陽市由政府投資新建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機場、車站、賓館、飯店、商場、寫字樓等大型公共建筑要嚴格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逐步提高新建建筑執行率。
  積極引導100個城市綜合體和100個示范小城鎮遵循生態城區、綠色建筑的標準進行規劃建設。各市(州)、貴安新區分別有1個以上項目按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標準建設,其他城市綜合體按照一星級以上綠色建筑標準建設。積極推進100個示范小城鎮創建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其中30個省級示范小城鎮按國家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標準進行創建,力爭仁懷市茅臺鎮、西秀區舊州鎮列入國家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名錄;70個市(州)級示范小城鎮按省級綠色小城鎮標準進行創建。
  積極引導商業房地產開發項目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建設綠色住宅小區。根據國家標準,制定貴州省綠色工業建筑標準,切實推進綠色工業建筑建設。省發展改革委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要加快對現有工程項目建設標準的修訂工作,并按實際需要補充制定部分工程建設標準、綠色建筑工程定額和造價標準。嚴格執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制度,強化對大型公共建筑項目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情況的審查,對政府投資公益性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非營利民生項目未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一律不予通過審查。強化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管理,加強對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的監管。
  3.積極推進綠色農房建設。加強農村村莊建設整體規劃管理,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要會同省農委制定貴州省村鎮綠色生態發展指導意見,編制貴州省農村住宅綠色建設和改造推廣圖集、村鎮綠色建筑技術指南,免費為綠色農房建設提供技術服務,逐步引導農房執行建筑節能標準。大力推廣太陽能、淺層地熱能、生物質能利用、圍護結構保溫隔熱、省柴節煤灶等農房節能技術應用,優先發展大中型沼氣池,并加強運行管理和維護服務。
  4.嚴格節能專項審查制度。認真執行建筑節能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加強建筑設計方案規劃和施工圖階段節能審查,發展改革部門要嚴格執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嚴把建筑項目設計關。嚴格執行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強化新建建筑節能全過程的監督管理,重點加強對縣城民用建筑施工階段標準執行情況的監督管理和檢查,確保不斷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加強建筑節能工程的質量管理,不斷提高施工質量,確保建筑節能取得實效。抑制新建高耗能建筑,嚴格建筑節能專項驗收,對達不到強制性標準要求的建筑,不得出具竣工驗收合格報告,不允許投入使用并強制進行整改。開展大型公共建筑能效測評標識,將其作為竣工驗收備案的必備條件之一。
  (二)大力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
  1.積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制度。鼓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行改造,開展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機構辦公建筑配電、空調、采暖、通風、照明、電梯、熱水等用能系統的節能改造,提高用能效率和節能管理水平?!笆濉逼陂g,重點推進貴陽市、遵義市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示范。
  2.逐步實施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做好遵義市、銅仁市、黔東南州夏熱冬冷地區既有居住建筑情況的普查摸底,制定改造規劃和實施方案。在國家和省政策、資金支持下,市(州)、貴安新區、縣(市、區、特區)兩級匹配一定資金,以建筑門窗節能改造為重點,結合外遮陽、外立面等改造,開展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試點示范,探索符合地區實際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模式和技術路線,完成國家下達的夏熱冬冷地區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任務。
  3.鼓勵創新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機制。堅持以人為本,建立有效的既有建筑改造機制。做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調查和統計工作,制定具體改造規劃和實施方案。在舊城區綜合改造、市容整治、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中,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同步開展節能改造。在條件許可并征得業主同意的前提下,研究采用加層改造、擴容改造等方式進行節能改造。積極推行工業化和標準化施工。鼓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進行節能改造。嚴格落實工程建設責任制,嚴把規劃、設計、施工、材料等關口,確保工程安全、質量和效益。節能改造工程完工后,應進行建筑能效測評,對達不到要求的不得通過竣工驗收。
  (三)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建筑規?;瘧?。綜合考慮氣候、地質、資源及應用條件,以太陽能、淺層地熱能建筑和清潔能源建筑應用為重點,研究和公布可再生能源建筑規?;瘧眠m宜推廣地區名單,制定相應建設標準和配套政策?!笆濉逼陂g,出臺在威寧、盤縣、荔波、羅甸等太陽能充足地區積極推廣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政策及技術標準,普及太陽能熱水利用,推進被動式太陽能采暖和太陽能光伏發電在建筑上的應用。以區域推廣為重點,力爭更多市(州)、縣(市、區、特區)、鄉(鎮、街道)納入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將城市推進轉變為區域連片推進。建立市場機制為主導的推廣模式,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健康發展。2015年,建成4個以上國家級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市(州)、縣(市、區、特區)、鄉(鎮、街道),1個以上省級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市(州)、縣(市、區、特區)、鄉(鎮、街道),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建筑應用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
  (四)重點加強公共建筑節能管理。建立完善公共建筑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和能效公示制度,推行能耗分項計量和實時監控,大力推進公共建筑節能、節水監管平臺建設。將單位面積能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年總能耗高于1000噸標準煤的建筑確定為重點用能建筑,通過實施能源審計、能效公示和能耗定額管理制度等加強監督指導。對新建、改擴建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要進行能源利用效率測評和標識。建立公共建筑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組織開展商場、賓館、學校、醫院等行業的能效水平對標活動。積極實施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電耗)限額管理,對超限額用能(用電)的,按國家價格主管部門有關規定實行懲罰性價格。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建立以節能服務市場為主體的節能服務體系,改造高耗能建筑,提高用能效率。公共建筑業主和所有權人要加強用能管理,嚴格執行公共建筑空調溫度控制標準。研究開展公共建筑節能量交易試點?!笆濉逼陂g,建立完善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運行監管體系,將省及九個市(州)中心城市、貴安新區的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納入實時動態監管范圍,重點建設貴陽、遵義、六盤水市級數據中心和監測中心。推進節約型高校節能監管平臺建設,建設2-3個校園監管平臺。推行“節約型高等學?!苯ㄔO,在原有基礎上增加貴州師范大學、貴州財經大學等示范高校,實施能耗動態監測、計量。
  (五)大力推進城鎮建筑節水及再生水(中水)利用。加強再生水(中水)資源開發利用,積極推進綠色建筑節約用水。在城鎮污水再生利用設施規劃再生水供應覆蓋區域內新建、改建和擴建建筑項目,應按照建筑節水、再生水(中水)相關標準要求,在項目規劃、設計過程中考慮再生水(中水)應用,有適宜再生水使用需求的,建設單位應建設再生水(中水)設施,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交付使用,其建設資金納入主體工程投資。各地應積極開展既有建筑節水器具和設施的改造。
  (六)加快綠色建筑相關技術研發推廣。加快綠色建筑共性和關鍵技術研發,重點攻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節水與水資源綜合利用、綠色建材、廢棄物資源化、環境質量控制、提高建筑物耐久性等方面技術,加強綠色建筑技術標準規范研究,開展綠色建筑技術的集成示范。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加快綠色建筑工程技術研發。編制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重點技術推廣目錄,加快普及高效節能照明產品、風機、水泵、熱水器、辦公設備、家用電器及節水器具等,因地制宜推廣自然采光、自然通風、遮陽、高效空調、熱泵、雨水收集、規?;兴?、隔音等成熟技術。
  (七)大力發展節能和綠色建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結合我省氣候特點和資源稟賦,大力發展安全耐久、節能環保、施工便利的綠色建材。加快發展防火隔熱性能好的建筑保溫體系和材料,積極發展加氣混凝土制品、多功能復合一體化墻體材料、燒結空心制品、一體化屋面、低輻射鍍膜玻璃、斷橋隔熱門窗、遮陽系統等建材。引導高性能混凝土、高強鋼的發展利用。2015年,屈服強度400兆帕以上熱軋帶肋鋼筋在建筑工程中使用量達到建筑用鋼筋的45%以上。大力發展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全面推廣高性能、高強度混凝土應用,研究制定我省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行業管理規范和行業準入政策措施,支持九個市(州)中心城區和貴安新區率先進行混凝土預拌站管理和技術升級,加大高性能、高強度混凝土生產和使用比例。2015年,全面禁止現場攪拌砂漿,標準抗壓強度60兆帕以上混凝土用量達到總用量的10%。深入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完成國家下達我省的“禁實”、“限粘”目標任務。根據國家制定的綠色建材產品目錄,引導規范市場消費。加強建材生產、流通和使用環節的質量監管和稽查,杜絕性能不達標的建材進入市場。積極支持綠色建材產業發展,組織開展綠色建材產業化示范。
  (八)逐步推進建筑工業化。加快建立促進建筑工業化的設計、施工、部品生產等環節的標準體系,推動結構件、部品、部件的標準化,豐富標準件的種類,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換性。引進推廣適合工業化生產的預制裝配式混凝土、鋼結構等建筑體系,發展建設工程的預制和裝配技術,逐步提高建筑工業化技術集成水平。支持集設計、生產、施工于一體的工業化基地建設,開展工業化建筑示范試點。逐步推行住宅全裝修,鼓勵新建住宅一次裝修到位或菜單式裝修。
  (九)嚴格建筑拆除管理程序。加強城市規劃管理,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穩定性。各級政府以及建筑所有者和使用者要加強建筑維護管理,對符合城市規劃和工程建設標準、在正常使用壽命內的建筑,除基本的公共利益需要外,不得隨意拆除。拆除大型公共建筑的,要按有關程序提前向社會公示征求意見,接受社會監督。完善建筑拆除的相關管理制度,探索實行建筑報廢拆除審核制度。對違規拆除行為,要依法依規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十)全力推進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落實建筑廢棄物處理責任制,按照“誰產生、誰負責”的原則進行建筑廢棄物的收集、運輸和處理。制定省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相關實施方案,推行建筑廢棄物集中處理和分級利用,加快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裝備研發推廣,完善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標準,開展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范,研究建立建筑廢棄物再生產品標識制度。各級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負總責,全省所有市(州)中心城市和貴安新區要因地制宜設立專門的建筑廢棄物集中處理基地。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目標責任。將目標任務科學分解到各級政府,將綠色建筑行動目標完成情況和措施落實情況納入各級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體系,并將本行動實施方案執行情況納入績效考核體系,作為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實行責任制和問責制,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人員予以通報表揚。
  (二)健全法規體系。認真貫徹執行相關政策法規,結合我省建筑節能工作新形勢,制定節能配套措施和相關優惠政策,不斷完善全省建筑節能政策法規體系。積極開展立法工作,形成以《節約能源法》、《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和《貴州省節約能源條例》為主體,《貴州省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為補充的建筑節能法制體系。
  (三)加大政策資金支持。落實和完善財政支持政策,加大省級有關節能資金投入,積極爭取中央資金支持,加強綠色建筑及綠色生態城區建設、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等工作。市(州)和縣級人民政府要建立相應投入機制,加大節能資金投入。項目可研階段,應將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增加的投入納入項目總投資。對政府投資的公益性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非營利民生項目,在可研審批和項目資金預算安排時,要保證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增加的投入。制定支持綠色建材發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建筑工業化、基礎能力建設等工作的政策措施。改進和完善支持綠色建筑行動的金融服務,拓寬融資渠道。鼓勵金融機構對購買綠色住宅的消費者在購房貸款利率上給予適當優惠。
  繼續推進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工作,完善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體系建設。對政府投資公益性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非營利民生項目,以綠色建筑專項資金獎勵為主,獲得綠色建筑標識后,積極爭取國家綠色建筑獎勵資金支持。支持貴陽市以外的地區開展保障性安居工程綠色建筑示范。獲得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項目,積極推薦參評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按照綠色建筑標準竣工驗收備案的項目,積極推薦參評省優秀施工工程,同時積極推薦綠色建筑參評全國優秀勘察設計獎、國家優質工程質量獎。落實綠色建筑和節能減排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鼓勵房地產開發商建設綠色建筑,引導消費者購買綠色住宅。
  對經營性營利項目要以容積率獎勵為主。除爭取國家綠色建筑獎勵資金外,在獲得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后,按實施綠色建筑項目計容建筑面積的3%以內給予獎勵。容積率獎勵應遵循土地利用效率與人居環境質量相平衡原則,嚴格執行國家容積率調整規定,規劃、住房城市建設、房管、城市園林綠化等部門應加強監督管理,確保項目建設按照獲得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設計文件實施。研究出臺促進綠色建筑發展在土地轉讓等方面的政策,在土地招拍掛出讓規劃條件中,要明確綠色建筑的建設用地比例。
  (四)完善標準體系和技術支撐體系。根據全省建筑節能工作實際和工程應用經驗,加強對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大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等建筑節能新興領域技術標準體系建設,構建系統、全面的建筑節能技術標準體系。完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體系,優化和修訂適合我省氣候和建筑特點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加大與建筑節能基礎標準相配套的技術應用措施的編制力度,進一步增強建筑節能技術標準的實用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建筑節能的標準化水平。以住房城鄉建設部科技計劃項目為核心,加快推動我省與建筑節能相關重點技術的研究開發力度,做好建筑節能重大科研專項、國際合作項目的策劃和組織實施,進一步加大建筑節能技術集成創新,形成較完善的建筑節能技術創新體系。完善綠色建材標準體系和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相關標準規范。
  (五)嚴格建設全過程監督管理。嚴格落實綠色建設指標體系要求,加強規劃審查和加強土地出讓監管。繼續落實建筑節能設計專項審查制度,保證建筑節能標準在設計階段的有效執行。強化施工階段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落實,嚴格建筑節能工程的質量監督,加強建筑節能檢測能力建設,規范建筑節能實施過程中建設各方主體行為,推動建筑節能施工質量的提高。全面實施建筑能效測評標識制度,實現對新建建筑節能的閉合管理。嚴格執行建筑節能專項檢查制度,加大對違反建筑節能相關法律、法規及強制性標準項目的懲處力度。對應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項目,要在設計方案審查、施工圖設計審查中增加綠色建筑相關內容,未通過審查的不得頒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要加強施工過程監管,確保按圖施工。對自愿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項目,在項目立項時要標明綠色星級標準,在房屋施工、銷售現場明示建筑節能、節水等性能指標。
  (六)強化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建筑能耗統計體系,提高統計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加強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體系建設,推行第三方評價,強化綠色建筑評價監管機構能力建設,嚴格評價監管。加強建筑規劃、設計、施工、評價、運行等人員的綠色建筑知識和技術培訓,將綠色建筑知識作為規劃師、建筑師、建造師、監理工程師等相關專業工程師繼續教育培訓、執業資格考試的重要內容。鼓勵支持貴州大學、貴州師范大學等省內高等院校開設綠色建筑相關課程,加強相關學科建設。組織規劃設計單位、人員開展綠色建筑規劃與設計競賽活動。廣泛開展國際和國內交流與合作,借鑒國際和國內先進經驗。
  (七)加強監督檢查。將綠色建筑行動執行情況納入我省節能減排檢查和建設領域檢查內容,開展綠色建筑行動專項督查,嚴肅查處違規建設高耗能建筑、違反工程建設標準、建筑材料不達標、不按規定公示性能指標等行為。對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綠色建筑等各項財政補助實際執行情況進行專項檢查。逐步全面執行《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在安全施工監控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施工現場全方位監控體系建設。
  (八)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充分利用輿論的導向與監督作用,通過廣播、電視、展覽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建筑節能和發展低碳綠色建筑的重要意義及相關政策措施,并結合每年的節能宣傳周、科技活動周、城市節水宣傳日、全國低碳日、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等活動,開展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技術咨詢和成果信息交流活動,定期發布應用技術信息,普及建筑節能常識,提高全民建筑節能、節水意識和對綠色建筑的認識度,形成綠色建筑宣傳的良好社會氛圍。
各地區、各部門和單位要按照我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的部署和要求,盡快制定相應綠色建筑實施方案,加強指導,明確責任,狠抓落實,推動城鄉建設模式和建筑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要加強綜合協調,指導各地區和有關部門開展工作。

關鍵詞:

江西省朝暉建筑工業化有限公司 ? 版權所有 贛ICP備11003075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南昌

午夜h_gay片视频网站_国产自产21区_亚洲高清码一区二区三区